當前位置: 首頁 > 教師資格 >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 >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文化修養(yǎng):科學素養(yǎng)

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文化修養(yǎng):科學素養(yǎng)

更新時間:2016-08-03 08:48:51 來源:環(huán)球網校 瀏覽213收藏21

教師資格報名、考試、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

地區(qū)

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

請?zhí)顚憟D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

看不清楚,換張圖片

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

摘要   【摘要】發(fā)明于唐代中期,唐朝末年,火藥開始用在軍事戰(zhàn)場上;鸺亲钤缋没鹚幍奈淦。相關內容可詳見下面環(huán)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文化修養(yǎng):科學素養(yǎng)。  點擊查看:中學教

  【摘要】發(fā)明于唐代中期,唐朝末年,火藥開始用在軍事戰(zhàn)場上;鸺亲钤缋没鹚幍奈淦。相關內容可詳見下面環(huán)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文化修養(yǎng):科學素養(yǎng)。

  點擊查看: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科目1-4章章節(jié)考點集錦

  命題點1:我國古代科技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

  (一)我國古代四大發(fā)明

  1.造紙術

  發(fā)明于西漢前期。東漢時期,蔡倫改進了造紙術,發(fā)明蔡侯紙。

  2.印刷術

  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(fā)展。隋唐之際(7世紀左右),出現雕版印刷術。868年印刷的《金剛經》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應刷品。北宋時期(11世紀左右),畢異發(fā)明活字印刷術——這是印刷業(yè)的一次革命,對中國、歐洲乃至世界文化發(fā)展有著深遠影響,特別是傳入歐洲后,有力推動了其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進行。歐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比畢異晚四個多世紀。

  3.火藥

  發(fā)明于唐代中期,唐朝末年,火藥開始用在軍事戰(zhàn)場上;鸺亲钤缋没鹚幍奈淦。

  南宋時期發(fā)明了管形火器“突火槍”。火藥和火藥武器在13世紀傳人阿拉伯,后來又由阿拉伯傳入歐洲。

  4.指南針

  前身是發(fā)明于戰(zhàn)國時期的“司南”。北宋時用于航海事業(yè)。13世紀傳到歐洲。

  (二)我國古代的天文歷法

  1.先秦時期

  《尚書》記載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,為人類最早的日食記錄。

  商代甲骨文已經記載了日食、月食,并且出現了原始歷法——陰陽歷。

  春秋戰(zhàn)國之際,二十八宿體系已經建立。

  春秋戰(zhàn)國時采用的是古四分歷,取周年長度為365又1/4天,采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。比西方早160年。

  春秋時期,留下了世界上公認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。《春秋》記載,公元前613年,“有星孛入于北斗”,即指哈雷彗星,這一記錄比歐洲早600多年。

  戰(zhàn)國時期,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《甘石星經》,其中有豐富的天文記載,反映了那個時期人們對天文的認識。石申繪制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星象表。

  戰(zhàn)國時期,二十四節(jié)氣已經逐步發(fā)展完備。

  2。兩漢時期

  漢武帝時,天文學家制訂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《太初歷》,開始以正月為歲首。

  西漢《漢書·五行志》中關于太陽黑子的記錄,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。

  東漢時,張衡從日、月、地球所處的不同位置,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,并發(fā)明地動儀,可以遙測千里以外地震發(fā)生的方向,比歐洲早1700多年。

  3.南北朝隋唐時期

  南北朝時期的祖>中之編制《大明歷》,取一周年長度為365.24231481天,和近代科學測定的數值相差僅50余秒。

  隋唐天文學家僧一行制定的《大衍歷》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(guī)律,系統(tǒng)周密,表明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。僧一行還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(chuàng)始人。他還發(fā)現了恒星位置移動現象,比英國人哈雷提出的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。

  4.宋元時期

  北宋科學家沈括的突出貢獻在天文學方面,把四季二十四節(jié)氣和十二個月完全統(tǒng)一起來的“十二氣歷”更加簡便,有利于農事安排。

  元朝杰出天文學家郭守敬,提出“歷之本在于測驗,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”的正確主張,創(chuàng)制了簡儀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觀測儀器,主持了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。郭守敬編制的恒星多達2500顆。

  1280年,郭守敬主持編定《授時歷》,一年的周期與現行公歷基本相同,但問世比現行公歷早300年。

  (三)我國古代的水利工程

  1.四川都江堰

 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,是全世界迄今為止,年代最久、唯一留存、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。這項工程主要由魚嘴分水堤、飛沙堰溢洪道、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構成,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、自動排沙、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,消除了水患,使成都平原成為“水旱從人”的“天府之國”。

  2.新疆坎兒井

 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、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。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,全長約5000km?矁壕,早在《史記》中便有記載,時稱“井渠”。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,多為清代以來陸續(xù)修建,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。吐魯番市郊五道林坎兒井、五星鄉(xiāng)坎兒井,可供參觀游覽。

  3.京杭大運河

 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流,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。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,南至杭州,經北京、天津兩市及河北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四省,溝通海河、黃河、淮河、長江、錢塘江五大水系,全長1794km。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,歷史上曾起過巨大作用。

  4.興安靈渠

  靈渠位于桂林東北66km處的興安縣境內,是秦始皇為統(tǒng)一嶺南,命史祿于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4年興修,是世界上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,與四川都江堰、鄭國渠齊名,被譽為“秦代三個偉大水利工程”,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。興安靈渠至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,其設計之精巧,令人贊嘆。

  (四)古代數學成就

 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進制的國家,比埃及早1000多年。

  殷商時已經有了四則運算,春秋戰(zhàn)國時正整數乘法口訣“九九歌”已經形成。

  勾股定理相傳是在商代由商高發(fā)現,比畢達哥拉斯早500多年。

  公元前1世紀的《周髀算經》和東漢時期的《九章算術》是最著名的中國古代數學著作。《九章算術》分九章介紹了許多算術命題及其解法,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,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。

  算盤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計算工具,在長期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(fā)明,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(fā)明,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是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。關于算盤的來歷,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,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“算板”。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,一組組排列好,放入框內,然后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。

  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,運用極限理論,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正確方法,求出π=3.1416.南北朝時期數學家祖沖之精確地算出圓周率是在3.1415926~3.1415927之間,比外國早近一千年。他還著有《綴術》。

  (五)古代醫(yī)學成就

  1.戰(zhàn)國

  我國古代“脈學之宗”扁鵲,是當時最著名的醫(yī)生,他發(fā)明了望、聞、問、切四步診斷法。

  2.兩漢時期

  西晉時期王叔和編撰的《脈經》是我國醫(yī)學史上現存第一部有關脈學的專書,是公元3世紀以前我國有關脈學知識的一次總結。

  戰(zhàn)國問世、西漢編訂的《黃帝內經》,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(yī)學文獻,奠定了祖國醫(yī)學的理論基礎。

  張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是后世中醫(yī)的重要經典,其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,是中醫(yī)臨床的基本原則,是中醫(yī)的靈魂所在。張仲景被后世稱為“醫(yī)圣”。

  東漢的《神農本草經》,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。

  東漢末年“神醫(yī)”華佗,發(fā)明外科手術麻醉藥“麻沸散”,比當時的西方醫(yī)學界研究出來的麻醉藥早1600多年。

  3.唐朝

  孫思邈著有《千金方》,它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(yī)學成果。

  唐高宗年間,由政府組織編寫的《唐本草》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發(fā)行的藥典。

  4.明朝

  明朝時期的李時珍著有《本草綱目》,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(yī)藥學,被譽為“東方醫(yī)藥巨典”。

  中國傳統(tǒng)醫(yī)學四大經典著作:《黃帝內經》《難經》《傷寒雜病論》《神農本草經》。

  (六)古代地理學成就

  1.約在三國時期,出現了中國第一部專記水道的著作——《水經》。

  2.北魏酈道元,把實地考察所得和前人著作中的大量有關記載匯集起來,完成了名著《水經注》。它記述的河流水道共計1252條,對每條河流的源流、脈絡和所流經地區(qū)的地理情況及其歷史事跡,都作了盡量詳細的敘述,至今還有參考價值。

  3.西晉時期裴秀撰寫的《禹貢地域圖》,提出繪制地圖的原則。

  4.明代徐霞客撰寫的《徐霞客游記》,是世界上最早介紹喀斯特地貌的著作。

  (七)古代建筑成就

  1.隋唐時期

  (1)隋唐時期是我國古代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發(fā)展的巔峰時期,此時期的中國古代建筑也進入了成熟時期。

  (2)隋朝最著名的橋梁工程是趙縣安濟橋,又名趙州橋。它是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。趙州橋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一座最古老的石拱橋。

  (3)唐代最著名的中國式塔是大雁塔和小雁塔。

  (4)隋朝著名建筑師宇文愷主持修建大興城,唐在此基礎上修成長安城。

  2.北宋時期

  (1)北宋初年,李誡編寫的《營造法式》,是我國建筑史上的建筑著作,對當時的建筑界產生了重大影響。

  (2)遼代河北薊縣獨樂寺和山西應縣木塔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木結構建筑。

  編輯推薦:

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主要考哪些方面的內容?

  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時間(統(tǒng)考)

 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章節(jié)考點匯總 

  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學章節(jié)考點匯總

  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課后習題匯總

  環(huán)球網校友情提示: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,請登錄環(huán)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,如果你喜歡《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文化修養(yǎng):科學素養(yǎng)》這篇文章,歡迎點擊Ctrl+D進行收藏,以便隨時查閱。環(huán)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!


  【摘要】發(fā)明于唐代中期,唐朝末年,火藥開始用在軍事戰(zhàn)場上;鸺亲钤缋没鹚幍奈淦。相關內容可詳見下面環(huán)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文化修養(yǎng):科學素養(yǎng)。

  點擊查看: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科目1-4章章節(jié)考點集錦

  3.明清時期

  明朝初年,明成祖令人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營建北京城。北京城里外有三重,宮城外有皇城,皇城外有京城。宮城又稱紫禁城。北京城的主體建筑都布置在中軸線上,中央官署集中在京城南部,鐘樓、鼓樓位于城北。宮城的黃色琉璃瓦和紅墻相配,充分體現出封建皇帝的威嚴。

  (八)農業(yè)、手工業(yè)、科技史論著

  賈思勰的《齊民要術》、沈括的《夢溪筆談》、徐光啟的《農政全書》、宋應星的《天工開物》都是著名的論著。

  命題點2:新中國科技成就

  新中國成立后,中國的科技蓬勃發(fā)展,在原子能技術、空間技術、生物技術、計算機技術,以及農業(yè)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發(fā)展,有的項目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。

  1960年,我國第一枚近程地對地導彈研制成功。

  1964年1o月16日,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。

  1965年,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胰島素,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結晶蛋白質。

  1966年,中國的陳景潤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中的“1+2”。

  1967年,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。

  1970年4月24日,我國的“長征”1號航天運載火箭順利地將“東方紅”1號人造衛(wèi)星送入太空軌道。

  1971年8月,中國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潛艇下水。

  1973年,被世界稱為“雜交水稻之父”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秈型雜交水稻。

  1983年,中國第一臺億次電子計算機系統(tǒng)銀河計算機研制成功。

  1984年,大亞灣核電站開始動工興建。1994年2月1日和5月1日,兩臺機組分別投入商業(yè)運行。這是我國引進技術、設備和資金建設的第一座大型商業(yè)用核電站。

  1984年-1995年,我國科學家在云南澄江發(fā)現大批寒武紀動物群化石。

  1988年,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——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。

  20世紀80年代,我國陸續(xù)建設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裝置——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、蘭州重力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輻射裝置。

  1989年,化學所研制丙綸級聚丙烯樹脂。在化學纖維5個品種滌綸、錦綸、丙綸、腈綸和維綸中,丙綸是中國自行研究開發(fā)成功的。

  1993年10月,“曙光一號”大型并行計算機研制成功,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。

  1997年,長江三峽實現大江截流。

  1999年6月,我國首次赴北極考察。

  從1999年起,我國“神舟”1號飛船經過了4次無人飛行的試驗,并獲得成功,揭開了我國航空航天史上的嶄新的一頁。

  2000年11月29日,我國獨立研制的第一臺具有人類外觀特征、可以模擬人行走與基本操作功能的類人型機器人,在國防科技大學首次亮相。類人型機器人的問世,標志著我國機器人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。

  2001年,人類基因組計劃率先在中國取得突破,人類基因組“中國卷”率先繪制完成。

  2003年10月15日,“神舟”5號飛船載著我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升上太空,“神舟”載人航天飛行第一次成功。這對我國載人航天具有劃時代意義。

  2005年10月12日,中國航天員費俊龍、聶海勝乘坐“神舟”6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。

  2005年,青藏鐵路格爾木一拉薩段全線鋪通,于2006年7月1日開通運營。青藏鐵路工程技術人員和建設者按照建設世界一流高原鐵路的目標,克服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,攻克“多年凍土、高寒缺氧、生態(tài)脆弱”三大世界性難題,優(yōu)質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鐵路全線鋪通任務。

  2009年,中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——昆侖站在南極大陸內陸正式建成。

  2009年,中國科學家在遼寧發(fā)現世界上最早的帶羽毛恐龍化石。該化石距今約1.6億年。

  2010年11月14日,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在美國公布,中國“天河一號”超級計算機以每秒2570萬億次的實測運算速度,成為世界上運算最快的超級計算機。這也是中國第一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。

  命題點3:世界科技發(fā)展史的主要成就以及代表人物

  世界近代自然科學的發(fā)展,大體經歷過三個階段:

  (一)第一階段: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(15世紀)

  15世紀中葉,以恢復古代文化為名義的“文藝復興運動”首先從意大利開始興起,很快擴展到整個歐洲,同時它也促進了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,實現了科學史上的一次革命。

  它沖破了神學與經院哲學的牢籠,推動了生產力的發(fā)展,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發(fā)展提供了堅實的依據。

  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發(fā)表《天體運行論》,開創(chuàng)性地提出了“日心說”,標志著近代天文學的興起。

  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提出太陽系行星運動的軌跡是橢圓形的,發(fā)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,進一步證實了哥白尼學說的正確性。

  意大利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利用自制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,證明并進一步發(fā)展了哥白尼的學說,并且在物理學領域取得重大成就。

  1705年,英國天文學家哈雷發(fā)表《彗星天文學論說》,其首先測定彗星軌道,并預言周期為76年,1759年得到證實,稱為哈雷彗星。

  17世紀,近代數學建立、牛頓力學體系創(chuàng)立、近代化學創(chuàng)立等,都體現了這個階段的特點。

  (二)第二階段:近代自然科學的飛速發(fā)展(19世紀末)

  19世紀前期電磁感應現象的發(fā)現,綜合了電和磁的關系,并取得了電磁關系研究的飛躍。分子一原子結構學說的確立、化學元素周期規(guī)律的發(fā)現、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提出、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創(chuàng)立等,都是各學科發(fā)展過程中的綜合表現。

  第二次工業(yè)革命開始于1870年前后,主要成就表現在三個方面:電力的廣泛應用;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(chuàng)制:新通信手段的發(fā)明。這些技術被迅速地應用于手工業(yè),大力推動了經濟的發(fā)展。

  17~20世紀初重要的自然科技成就見表4-1。

  (三)第三階段:飛躍階段(20世紀四五十年代)

  新技術革命興起,科技的各個領域都有突破性的進展,整體化、綜合化的程度更高,出現了許多新的學科。主要原因是:科學理論出現大突破:社會發(fā)展的需要,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期間和戰(zhàn)后各國對高科技的迫切需求。這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術、航天技術、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典型代表。

  編輯推薦:

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主要考哪些方面的內容?

  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時間(統(tǒng)考)

 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章節(jié)考點匯總 

  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學章節(jié)考點匯總

  2016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課后習題匯總

  環(huán)球網校友情提示: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,請登錄環(huán)球網校教師資格頻道或教師資格論壇,如果你喜歡《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文化修養(yǎng):科學素養(yǎng)》這篇文章,歡迎點擊Ctrl+D進行收藏,以便隨時查閱。環(huán)球網校教師頻道小編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交流!

分享到: 編輯:環(huán)球網校

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

教師資格資格查詢

教師資格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

教師資格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

0
累計打卡
0
打卡人數
去打卡

預計用時3分鐘

環(huán)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、聽課。職達未來!

安卓版

下載

iPhone版

下載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