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眼看社會:中國人的不公平感來自于比較
考試動態(tài):2014年下半年各地考試成績查詢專題|環(huán)球網(wǎng)校代報名服務
課程推薦:新標準-直播保過班熱招|2015年5月零基礎保過班開始招生
近日,復旦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李良榮教授的團隊,從社會議題、社會情緒、群體認同與網(wǎng)絡行動、社會思潮4個部分對當前的社會心態(tài)進行了調查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超過44%的人存在不公平感,其中,過半數(shù)的“70后”感受到了明顯的不公平感。
公平感的衡量在于比較以及環(huán)境的影響。心理學家認為,中國人的不公平感主要來自比較。這種不良感受并非簡單的財富差距造成的,而是因為在獲取財富的過程中,有人付出多、收獲少,有人付出少、收獲卻多。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,由于戶籍、限購等制度、政策的影響,外地人即使付出的比本地人多得多,也很難獲得同等的醫(yī)療、養(yǎng)老待遇和子女教育資源??梢哉f,政策上的不完善是滋養(yǎng)不公平感的“沃土”,它還會導致人們鉆空子、托關系,讓潛規(guī)則大行其道。不少地方甚至出現(xiàn)了不托人就辦不成事,托了人立馬就能解決的怪現(xiàn)象。另外,法律不完善、道德感不強,導致好行為有時得不到鼓勵(比如見義勇為的英雄生活難以為繼),壞行為得不到懲罰(比如醫(yī)鬧成為一種職業(yè))。這種局面讓不少心存正義的人感到了強烈的不公平感。特別是“70后”,他們成長于改革開放初期,是見到不公平現(xiàn)象最多的一群人,所以感受到的不公平感也最強烈。
政策的完善并非一朝一夕,這就需要每個人從自身來調節(jié)。首先要保持積極的心態(tài),多看到美好的一面,不要總去想社會的陰暗面。其次,不要總和別人比,尤其不要設置不切實際的比較對象(比如跟首富馬云對比),而要跟自己的過去比。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好,生活就是積極的、充滿希望的。最后,學會感恩和發(fā)現(xiàn)美好,多想想他人對自己的幫助,同時努力幫助別人。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,那種心理滿足感和成就感能加快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存在的意義,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價值。
編輯推薦:
心眼看社會|親子教育|職場心理|愛情婚姻|心理咨詢案例|趣味心理測評
環(huán)球網(wǎng)校心理咨詢師官方微博|心理咨詢師考試交流QQ群:127666654
最新資訊
-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:心理咨詢的主要技巧之鼓勵與安慰2025-01-01
-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:心理咨詢的主要技巧之釋意與解釋2024-12-31
-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(yè)特質:真誠2024-12-31
-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(yè)特質:尊重2024-12-30
-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(yè)特質:關注2024-12-29
-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(yè)特質:同理心2024-12-27
-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:什么是心理健康?2024-12-26
-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:怎么算是心理健康?標準是什么?2024-12-25
-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:心理從業(yè)者需要牢記的九大原則2024-12-20
- 心理咨詢師學習內容:《基礎知識》總覽2024-12-18